5月18日19時,學院特邀中國現代文學館原常務副館長李榮盛研究員做關于“從歷代賢臣名仕家訓中探尋中華傳統家庭觀”的講座。此次講座由宣傳部、學工部、思政部主辦,思政部承辦。講座由學院副院長劉江主持,學院黨委書記任孝勇親臨會場學習,各系部領導、教師及學生認真聆聽了本次講座。
李研究員以發生在高級官員身上觸目驚心的違法違紀案件,引出生活作風腐敗是官員腐敗的主要誘因之一。而傳統家庭觀教育的缺位,正是官員生活作風腐敗的原因,這對于青少年學生價值觀教育及和諧家庭的組建具有重大的警示和理論指導意義。
“家庭與人一生有關,每個人都有家庭觀。家庭觀是一種價值觀教育,在心理層面更是一種精神追求。”李榮盛如是闡述。
講座從勵志、勉學、謙恭、勤儉、慈孝、家和、婚嫁、擇友、擇業等多個方向展開闡述。在講述過程中,李榮盛引經據典,理實交融,觀點鮮明,寓意深刻,使全院師生受益匪淺。如以嵇康的“人無志,非人也”開篇立論,強調家訓在人的立志和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要確立志向。在慈孝的層面,引用姚舜牧《藥言》中“孝悌為人之根本”,認為忠、孝、悌、信為我們傳統價值觀之精髓。在家和的層面,倡導“讀書是起家之本,勤儉是治家之本,和順是齊家之本,循理是保家之本”的治家原則。同時,李研究員對同學們的成長成才抱以殷切的希望,鼓勵同學們應多讀優秀古籍原著,多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洗禮,多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多一份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敬畏和尊崇。(文/董新剛 圖/李升濤)


